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2022 -> 网络普法 与宁同行 -> 以案释法
网信说法以案释法 | 银川近期频发新型诈骗案 市民需高度警惕
2025-09-15 17:56:13   
2025-09-15 17:56:13    来源:银川新闻网

  近期,银川市发生多起新型诈骗案件,不法分子手段翻新,利用情感欺骗、虚假投资、冒充客服等多种方式,让不少市民陷入骗局,遭受财产和精神双重损失。据统计,仅今年8月以来,银川市就发生近10起同类案件,单案最高损失达50余万元。下面,让我们通过几个真实案例,揭开这些诈骗的真相。

  “他每天对我嘘寒问暖,分享部队生活照片,说等退役后就和我组建家庭……”近日,银川一名被骗女性连艾瑙在公安局做笔录时泣不成声。她遭遇的,是一个“量身定制”的专属骗局。那个自称“军官”的完美恋人,实则是诈骗团伙成员。短短半个月,连艾瑙不仅赔光了全部积蓄,还背上了巨额网贷。银川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副大队长曹永烽介绍,诈骗分子会针对不同人群量身定制骗局,潜伏在小红书、相亲网站等平台,以“理想生活伴侣”的形象出现,通过每天嘘寒问暖、分享虚假日常生活,建立信任关系。随后,以投资理财为名,诱导受害者投入资金,最终骗取钱财。

  除了情感欺骗,虚假投资也是诈骗分子的常用手段。近日,银川市民艾篆迁就遭遇了一起65万元的“新能源投资”骗局。艾篆迁告诉民警,他实际上是在投资一个新能源项目,并将65万元现金交给了对方。然而,民警告诉他,这肯定就是诈骗,投资平台设置的是虚拟网址,所有余额都只是一串数字。曹永烽表示,这类骗局不仅造成财产损失,还带来精神创伤。受害者往往与诈骗分子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交流,难以接受被骗的现实。警方曾遇到许多悲剧案例,有夫妻积蓄被骗光导致家庭破裂,有单亲家庭本想通过投资改变命运,结果反而家底掏空。

  此外,冒充客服进行远程操控盗刷也是近期频发的一种诈骗方式。家住贺兰县的郝旋亚就险些中招。对方冒充平台客服,声称要帮他关闭扣费项目,并诱导他下载APP开启屏幕共享功能。在操作过程中,郝旋亚的手机突然卡顿,原来诈骗团伙已远程控制了他的手机。好在朋友及时制止并报警,保住了他三张银行卡内的近三万元钱。曹永烽介绍,诈骗分子会把流程说得非常复杂,让受害人觉得自己操作困难,需要客服帮助。一旦开启屏幕共享,受害人的银行卡号、密码和验证码就会全部暴露,诈骗分子会迅速转走资金,甚至用受害人的身份信息申请网贷。

  【网信说法】

  网信部门在此提醒广大市民,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,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。诈骗分子往往利用人们的情感需求、投资欲望和求助心理,设计各种骗局进行诈骗。在网络交友时,要谨慎对待陌生人的示好和邀请,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身份和承诺。对于投资理财,要选择正规渠道和平台,不要盲目跟风或听信所谓“内部渠道”“特殊消息”。同时,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,不要随意共享屏幕、泄露验证码等敏感信息。只有提高自我防范意识,才能有效避免陷入骗子的陷阱,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。

【编辑】:张海莹
【责任编辑】:张海莹